欢迎访问yl88858永利中国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学院新闻
我院曹令敏教授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来源:yl88858永利中国2025年11月20日
  近日,yl8858永利集团曹令敏教授,联合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浙江海洋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在马尼拉俯冲带海山俯冲对上覆板块和上地幔变形的影响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地学权威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曹令敏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浙江海洋大学何小波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吕宋北部位于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汇聚边界,是典型的成熟俯冲带。多个大型海山沿马尼拉海沟俯冲,被认为可能显著调节区域应力场及地震活动,但其具体机制长期缺乏直接证据。
  本研究利用近震S波分裂技术,首次系统揭示海山俯冲区域从地壳到上地幔的各向异性特征,其表现为快波方向垂直于海沟、延迟时间具有显著频率依赖性(图1)。该结果指示海山俯冲可以诱发应力重分布、裂隙定向发育及流体渗入等深部变形过程(图2)。这些特征共同指向含流体裂隙及部分蛇纹石化过程,是海山俯冲在深部留下的“各向异性指纹”。
  相关地震学研究显示,海山俯冲会改变板片内部结构、增强局部水化程度以及板块界面的耦合不均匀性。这些变化可能降低大型逆冲型巨震的发生概率,更容易触发慢滑移事件和中小规模地震。上述认识与本研究揭示的各向异性成因机制高度一致,进一步表明海山俯冲在调控深部变形模式和地震活动性中具有关键作用。
  论文信息:
  Cao, L., He, X., Zhao, L., Huang, B.‐S., Hao, T., Zhao, M., et al. (2025). Frequency‐dependent anisotropy and upper plate deformation due to seamount subduction in northern Luzon.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52, e2025GL119325.
   
  原文链接:
  https://agu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29/2025GL119325
 
图1 来自不同深度的地震的剪切波分裂结果
 
图2 马尼拉俯冲带海山俯冲驱动地壳-上地幔变形模式图
相关附件:
Baidu
sogou